绘本化的低年级语文教与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7-06-05阅读次数:264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⒈ 课题提出的背景(300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这都是教师不能忽视的必然规律。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积累、情感培养、树立正确的三观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让孩子对阅读有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教学中,就课文讲课文早已成为过去,我们要以课文为例子,让孩子进行阅读、思维训练、拓展和联想,并从中读出自己,迁移情感,学会做人做事。
鉴于低年级孩子认字较少,独立阅读能力较弱,孩子注意持续性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本和绘本整合起来,从绘本阅读开始,让孩子在图文并茂的阅读旅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孩子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打下基础。所以,我们提出了“绘本化的低年级语文的教与学的探究”的课题研究。
在这一课题中,我们把语文课文及与之相关的绘本想整合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动脑、乐于表达、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习惯,从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对低年级学生课本与经典绘本阅读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能力。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趋势分析)(500字)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前提下,要积极地拓展、发掘新的、有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绘本以其丰富的画面、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顺应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了低年级学童的阅读兴趣,使其成为语文教科书课外阅读的有益补充。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儿童绘本十七世纪出现在欧美,有300多年的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在他们那里,图画书几乎成了“低幼文学”的代名词。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绘本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导致在实际运用操作当中,绘本本身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来。中国大陆对绘本教学的研究较少,1990年——2012年的研究文献仅37篇,其中2009年的两篇,2010年的4篇,2011年的17篇,2012年的14篇。但近几年总趋势呈一个上升的状态,而且上升的速度较快。近两年,我国大陆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与绘本读物的推荐和推广,为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开启了经典绘本阅读之门。很多学校也从开展了不同的绘本教学方面的研究,北京和上海的很多学校甚至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都将绘本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⒊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500字左右)
1.绘本阅读以母语环境为背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通过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拓展语文学习,体现了大阅读观。
大阅读,是“大量地阅读、读大气的文章”。所谓“大气的文章”,应该是展现生命智慧、弘扬生命美感、并充满深切的生命关怀的文章。肖川说:“一个正在构建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不曾读过动人心弦、激荡心潮的书,不曾有自己百读不厌的优秀书籍,不曾为人类的智慧惊叹不已,不曾从书籍中得到一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气质的感染,那么,他就没有受到地地道道的、货真价实的教育,难以想象会得到智力的和精神的充分和谐的发展,会有充实、丰富、纯洁的内心世界。”一句话,如果没有大量的“大气的文章”的润泽,其生命构造将变得十分粗糙!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绘本中处处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她会让我们正在人格形成期的孩子们通过阅读变得细腻灵性。
2.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让低年级学生大量识字,提早阅读。绘本通过图画帮助学生识字,而识字是学生进行提早阅读的基础。
提早阅读是指一识字就开始阅读,尽早把识字与理解语言结合起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从而拓展识字量,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绘本阅读,给了孩子是一个充满思考的空间,不断追求目标,满足探索欲望的新鲜富有活力的学习过程,带来新的探索的结果和引发更大的阅读欲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断理解、记忆,学生会带着疑问读,在阅读中思考,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的愿望和兴趣,这也是学生由学习阅读走向独立阅读的开始。慢慢地,学生阅读的面和阅读的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积淀。如果一个人能在他的幼年时期就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将有益于他终生的发展。  
3.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将致力于绘本推荐与绘本阅读在低语课堂中有效实施。
首先,绘本阅读对提高孩子的语文涵养有着重大的意义。透过阅读,孩子无形中便培养出一定的语文能力。绘本是进入文学的桥梁,孩子若能将绘本视为打开语文领域的一扇门,日后阅读故事书或经典名著的习惯将会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不需刻意要求、规定。   
其次绘本阅读给孩子带来美学的熏陶,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目前绘本中的图画部分,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手绘之作,生动迷人。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  
     绘本阅读还能启发孩子的创造力,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国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意无限扩大。   
此外绘本阅读还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端正其人生态度。口语教条式的灌输道德教育,僵化了教学方式,也拉远了与孩子间的距离。然而,借着生活化的绘本内容,孩子透过同伴间的讨论,吸收、激荡、转化各种观点,最后学习到清楚的价值观,并将此种能力运用在日常生活上的应对。
4.在国外绘本早就成为是低幼文学的代名词,而我国才刚刚起步,国内外绘本阅读的发展差距,使得把绘本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是必要和迫切的。
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借助绘本,通过多种方式的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对美的感受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培养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  
2.充分利用绘本这个载体,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绘本阅读指导策略及模式,由绘本及课本,由阅读活动及语文课堂,让孩子爱上阅读,喜欢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能够练习说话并且推进到写话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研究内容:
1.绘本阅读内容选择的研究
注重内容主题对儿童成长的引领的绘本;以开阔和开放的视野与胸怀,包容和吸纳多元的艺术风格的绘本;帮助孩子解决在成长中所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的绘本。
2.绘本阅读方法指导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
通过有效的绘本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利用绘本这一有益的载体,引导学生 “举一反三”地博览,凭借着和老师及全班同学共读的经验中,学习与体验绘本的阅读技巧,如读(看)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通过研究绘本内容的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风格和习惯。
3.搭建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活动平台的研究
通过课堂教学、图书漂流、亲子阅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 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
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2月   
1.组织讨论,制定课题计划
2.搜集、学习课题资料
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21年12月
1.阅读活动课展示
2.低年级学生绘本创编作品展示
3.低年级学生讲绘本故事比赛
总结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2月)
课题研究报告
6. 研究方法设计
1.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演绎法。
2.训练方式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实践过程主要采用讲授演示法、观摩法和实验法。
7.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具有很强的教科研意识,把推进课题的研究工作当成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来抓。
2.浓郁的研究氛围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开展各类教学研究系列活动,形成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特色。同时,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3.资料设备齐全,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1)拥有先进的多功能网络教室。
(2)使用的是先进的校园网。
(3)拥有藏书量丰富的校图书馆。
8. 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最多三项)
1. 课堂教学展示
2. 教学研究论文
3. 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