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家长频道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教子一得

发表时间:2011-11-14阅读次数:1207



 
         青岛福林小学      一年级四班          庄佳仪爸爸:庄瑞勇
       
    自己上大学时,偶尔看了几集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这是一部记录孩子成长的生动相册,更是一部为人父不的心路历程。回想幼时淘气顽皮的我,心想自己要是有个剧中的心理医生老爸杰森.维希尔该多好,但现时却是我成了“烦恼”的爸爸。
    佳仪初入福林,短暂的喜悦后便是的极为不适应。全家虽然都总动员了,但却疲惫不堪。佳仪始终像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眼神中充满的是天真。喜欢玩,想着吃,不爱读书,学习更是一塌糊涂(当然现在也不能说好),测试更是糟糕。越是如此,佳仪充满了成长的烦恼和不自信,我也充满了做爸爸的烦恼。为此虽多方“求医”也没有结果。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班主任刘老师认真、耐心批改陪女儿的作业——“改!”和“再改!”,一次、两次……,我慢慢地平静下来了,给孩子也做了些“减法”和“加法”。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感觉到了孩子的一点成长与自信,所以当刘老师让我写教子心得的时候,首先诧异,再是感激之情,最终也希望自己做一次“砖家”,把过去一年的点滴心路记忆写下来,让自己与女儿共勉!

    一、 良师指引,优秀同学相伴方能致远
    福林小学2010级4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师资配备优秀,学生优秀,学校重视,家长重视,这一切均为一、四班创造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带领下,班级早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融洽团结的同学关系。从佳仪的口中,得到差不多每一位同学们的优秀之处。虽然不能在此一一列举,但是每一位同学的优点始终成为佳仪学习的榜样,佳仪即为凤尾,也能看得更远。庄爸虽非孟母,但为孩子能在此环境中学习而感到无比欣慰,更坚信佳仪能在良师们的指引下,优秀同学的相伴下,终能致远。

    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阅读,是人感受文本、理解生活、发展思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终身受益。由于自己从小语文学习不好,中考和高考都不及格,因此特别希望孩子别在走我的老路。但期望越是这样,事情的结果却总是相反。从幼儿园开始就买了许多书,佳仪一直都未曾看过、喜欢过,直到一年级下学期,才慢慢的喜欢上了书,目前已经和书做了好朋友。为了让佳仪喜欢阅读、勤于阅读且快乐阅读,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
    1、 早上朗读一篇文章,内容是注音的课外短文;
    刚开始,小家伙极为不适应,也很抵触每天早上朗读。初期读不通顺,读两遍也不能读好,效果甚微。大概坚持了半年后,佳仪第一遍朗读就基本能读得正确、流利,但偶尔才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基本能认识完整句子,但有时读一遍还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朗读尚需减持。
    2、 给出自由时间阅读:
    每天晚上睡觉前,佳仪会有约四五十分钟的自由时间阅读课外书,现在已经是每天的“必修功课”,同时也是奖励。如果她遇到特别喜欢的文章或故事,会在熄灯就寝前让我或她妈妈给她讲一遍,然后快乐地睡去。因为我们要求晚上9点必须睡觉,所以这一切活动都是倒推时间,这样她做功课、弹琴就会比较有效率,否则读书时间就短了。
    3、 开卷有益,不限制读书
    虽然我们心里很是着急佳仪的成绩,但还是更希望她能多阅读不同类型的书,每周还上图书馆一次,自己选择喜欢的“小儿科”书作为对自己的奖励。此外,我还选择了一些精读书籍、探险类书籍、自然科学类书籍、《阅读文摘》合订本等送给她,虽用手不释卷形容有点过,但她真正喜欢上了书。

 
    三、 通过已学知识去探求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
    小孩子现在的诱惑很多,物质条件也丰富多了,但是自己的想法也少了,当然提要求除外。怎么让她通过自己已学知识去探求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字典、词典、英语词典都给她准备好了,现在已经慢慢会使用工具书,也会从书中的知识指导生活。多看、多问、多想且探索新知精神是我对佳仪的期望,不然,让她到火箭上飞上太空还是会落下来的。

    四、 “Inner Peace”----内心平静、心如止水
陪女儿看完《功夫熊猫II》后,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师傅对阿宝说的“Inner Peace”----内心平静、心如止水。其实对天真、活泼好动的佳仪来说,若能做到一层功力即可,但是,小家伙做到了,开始用心感受事物,用心去体会。

    五、 放飞心情,开开心心地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锻炼,玩也能玩出智慧,玩还可以培养孩子能力和素质,一定要留给孩子玩的时间。爬山、骑自行车、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等,我会在节假日陪她玩,让她放飞心情,增加知识面,减轻压力,创新思维。愉快的心情,将带给她生活上,学习上更多的收益。 

    成长是一种殷切的期望,成长是一种美好的心情。我们需要面对成长之“烦恼”,但也需摒弃“烦恼”。孩子在父母身边大约能呆十八年,终有一天他们会展翅飞远,我们能享受成长之快乐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