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一年级的欣赏课到底怎么上?这个问题在困扰着我。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生理特征致使他们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如果让他们安静地听完一首乐曲是很难做到的。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一直采取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欣赏课教学。
一年级欣赏课《三个和尚》。
在一班上第一节时,我先给他们绘声绘色地讲《三个和尚》的故事,孩子们听故事时神情特别的专注,教室里安静极了。当时,我就认为讲故事的方法真是有效果,还暗暗得意了一阵。讲完了故事,我让他们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在脑子里想象这个动画片。刚开始的几分钟,孩子们挺有兴趣,闭着眼睛陶醉在音乐中。没过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三个和尚》全曲很长,足有15分钟,孩子们开始乱动乱说起来,教室里一片嗡嗡声,最后甚至都听不到音乐声了。我在旁边也是干着急,头上直冒汗:哎!这真是一节失败的欣赏课!
二班又上课了。这次我总结了上节课的经验,不再让孩子们完整听音乐了,我把全曲分成了十部分,讲一段故事,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随着音乐把老师刚讲的故事用动作表现出来:1、山上的庙 2、第一个和尚 3、平静的生活 4、第二个和尚 5、一起念经迎来第三个和尚 6、老鼠 7、救火 8、疲惫 9、醒悟后念经 10、有秩序地挑水。每段音乐都很短,而且与老师讲的故事非常匹配。孩子们特别容易理解,每段音乐都能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课堂气氛很好,有章有序,教学目标完成的也很好。
接下来的三班、四班,我进行得更加得心应手了,故事讲得越来越熟练,语言也越来越生动。看着孩子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的表现,我心里感觉特别的幸福。
由此,我总结出,一年级欣赏课一定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听一段音乐,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