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无奈的选择不等于无为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1-11-22阅读次数:1057



      
青岛福林小学赵鑫
迷茫成了毕业生的阶段性心态。
客观来讲,在求职市场上,大学生是弱势群体。没有经验,对未来不敢确定,有许多盲目的方面。同时,他们年纪虽小,却背负许多东西:父母的期望、改变命运的理想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自身的幼稚和软弱,加上缺乏自信和方向,使许多大学生毕业在即非常焦虑。
而作为买方市场的劳动力市场,垄断、理直气壮而又不合理地存在着。比如说许多劳动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让大学生们敢怒不敢言。正如一位毕业生所言:“事情明摆着,你不签,后面等着一个排的人,谁也不是傻子!”的确,签约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竞争那么激烈,谁还敢那么耐心地等待呢!
因此,种种迷茫和无奈成了大家的阶段性心态。在精神与现实的双重压力下,签约成了许多人必需的抉择,专业的舍弃、爱人的分离甚至是心灵的背叛,大学生们面对那份准备签约的协议书落笔艰难,在心有不甘却又怕失去机会的心态下,不得不抱着“先混饭吃,再谋发展”的原则把自己盲目地签出去。
人对职业的探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国外的学生是从童年就开始职业探索的,比如在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孩子们就会有到各个行业参观的课程。所以,许多孩子从小就会立下志向,要做厨师、要做卡车司机等等。这在我们的国家都是难以接受的。
我们的体面生活与上大学密切相关,考上大学成了唯一目的。于是,孩子花了十几年时间在学校里苦读,不闻天下事。等走出校园,才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毕业时的迷茫可想而知。如今,大学毕业的学生对于各种职业的思考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就付出了这么多,他们探索的代价远远比国外的孩子要大得多。
在职业咨询里,常常会看到职场的“七年之痒”,许多人三十岁左右突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每天对生活充满厌倦。他们渴望重新开始,又畏惧年龄的代价。其实,我们说人选择职业的时候,价值观、兴趣、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不明、能力不够、兴趣不清、为生存而取舍,这些综合的状态导致了错误的选择。但是,不喜欢的东西毕竟是很难维持激情的。几年过去,好奇燃尽,活力也燃尽了。三十岁走到了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我们不得不作出取舍。然而,有这样的无奈,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听从摆布了呢?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力量的。我们需要勇敢而理智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无奈的选择不等于无为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面临机遇和挑战,学会把握当下,新环境就会成为你又一个探索、磨炼和积累人生经验的机会。既然我们没能提前探索,那么就要抓住眼前,给自己一个跌打的过程,以便真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