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多数以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为目标,局限于抽象的数与数之间的机械演绎、推理,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因计算枯燥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如果我们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通过创设相关联的一组情景将整节课链接成“情景串”,即整堂课中围绕着一个主题的大情景来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散地设计在相联系的情景的各个环节中,即各个“情景串”中,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还计算教学一个现实生活的背景,加强了“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计算式题就有了活力,学生就会感到计算的价值和意义,就能“触境生情”、“触境生需”、“触境生思”。
一、“触境生情” ——激欲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直接兴趣占很大优势。
在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电视上有看过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生活背景,所以,以参观鸟巢为话题,让学生先观看美丽壮观的鸟巢的录像,勾起学生的回忆,有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紧接着运用“乘车去北京”、在乘车时碰到的困难,引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它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更让学生的兴奋点暴露无疑,又一次紧紧的拢住了学生的心,自然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