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阳光校园-贵州>校长寄语-贵州>正文

校园概况

数学概念的建立

发表时间:2012-05-29阅读次数:349
关于数学素养的涵义
关于什么是数学素养,众说纷纭.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提法:
  张奠宙教授《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草案)中的一个界定:即从数学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四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朱成杰教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指出数学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心理健康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四个方面.
就“大众数学”的教育目标来说,可分为:数学知识、公民意识、社会需要、语言交流等四个方面,这是着重从人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提出的.
我国传统提法: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人建议应增加一项“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认为, 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具有以下五点数学素质:①懂得数学价值;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③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数学交流;⑤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从素养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讲,数学素养就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素质,当代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内涵,我们认为就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也是通过数学教学赋予中学生的一种学数学、用数学、创新数学的修养和品质.根据数学素养的内涵,我们认为数学素养由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观念与数学精神五个要素构成.
2 关于培养数学素养的意义
培养数学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3关于中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方面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培养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例如最基础的概念教学中,数学概念是最精炼、最严密的.概念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字斟句琢,充分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从概念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丰富的内容,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对圆锥曲线定义的教学,由于几种圆锥曲线定义相近,那么对椭圆定义如果处理得当、研究细致,在后面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时,学生就会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分析研究,自己去独立完成;同时,要学生能通过这类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能力,并在其它的学科学习中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