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课堂中关注孩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241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小调查: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又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23÷20表示什么意思?(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20÷23表示什么意思?(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老师通过调查得知:六二班代老师今年28岁,杨华同学今年11岁,你能用算式表示老师与同学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3、课件出示两条信息。

1)六二班杨雪家离学校600,她走路去学校用了5分钟。

2)学校用150元买来3个篮球。

学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

4、揭示课题: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板书:比)研究比的意义。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构建比的意义。

(1)教师引导:表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用23÷20,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20。继续引导学生尝试用比说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023

2)质疑:以上两道题都是对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进行比较的,为什么一个是2320,一个是2023

引导得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3)那么你们能像这样把其他的除法算式都变一个说法吗?

然后依次说出其它的比,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速度实际就是反映路程与时间的一种关系,单价反映的就是总价与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4)我们黑板上出现了这么多,你能说说什么是比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板书比的意义。

5)强化概念:你们能不能自己举一个用比表示两数关系的例子?

2、自学探究比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

2)交流汇报。(强调比号与冒号在书写上的区别。)

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穿插下面两个练习:(课件出示)

①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07035      0408       39

观察这几个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比值可以是整数、小数还可以是分数)。

.选择题。

买4支钢笔用12元,钢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

4:12     12:4    

3、小组活动探究比与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表格,学生讨论填表。

②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

课堂因为开放,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才促使了学习资源的生成、才有了学生创造的欲望与创造成果的展示。但是,这无形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了学生转瞬即逝的创造点,合理重组学习资源,那么教学会更精彩,课堂更富活力。孩子的创造欲望决定了整堂课的生命。尽管在课堂中好几个地方我都能做到不遗漏

学生的一个个闪现灵性的创造点,但由于自己在某些环节的预设上发生方向偏差,主要原因还是对学生缺乏了解、课件的制作缺少互动。如:在让学生猜测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按自己的预设学生肯定会先想到比号,而事实是有学生先想到的却是比值,而且理由说的也清清楚楚,有根有据,如果课件是互动的话,那就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