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六年级教研活动总结

发表时间:2013-02-25阅读次数:282

春秋轮回,岁月代序,转瞬本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一学期来,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中的四位老师遵照学校工作计划,本着“勤学、善思、细研、实干”的准则,以提高教学实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着力点,较好地转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观念,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我们教研组由四位老师组成组成,其中有我们的学习榜样,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单老师,有默默奉献、孜孜以求的汪文茜老师、有博学多才、聪颖灵动的王祺老师,还有扎实严谨、青春稳重的王茜老师。

下面,就将本学期工作向各位领导、老师们作一简要汇报,以期后续更加完善。

进入六年级,学生们身心或多或少地有了变化,再加之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和思维含量陡然增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开始有了畏难情绪,为更好地和初中接轨,教好学生本位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思维和方法的重任,我们的工作不光是教学上的,还要在学生心理疏导、解题思路、学习方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工作量的繁重不言而喻。我们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团结、讲正气、讲奉献,平日一有空,我们就会同教同研,走廊里、午休时、饭桌上、教研中都能看到我们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乃至为了一个细微的问题争论探讨的场景,我们为了寻找适合学生的有效方法,成为相互合作、学习的“共同体”,做到了真正的“相长”;一有空,我们就会和个别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单独辅导或谈心,寻求挖掘学生潜力的最佳途径。经常是忙碌了一天,到下班时才能精心坐下开始批作业,往往会到五、六点钟才离校,其间即便家中有事或偶有身体不适,也在默默坚持,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扎实推进有效教学

本学期我们立足课堂,克服困难,把压力变为积极工作的动力,想法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加课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切实保证了学生的轻负高效。

开学初的第一次组内教研,我们就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好了统一的备课标准,认真钻研课标、教材,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目类型。我们积极参加校、片、区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通过片内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我们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寻求最佳的学习起点,加强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针对个别学生倦怠的特点,借助于各种形式,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秉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教学理念,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道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要学—会学—乐学—思学—善学”渐成风气,而不是被动无奈的去硬学,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效、更学得轻松,为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夯实了基础。

同时,我们在随堂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做到不同学生学不同数学。而在例行研课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用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

作业设置方面,我们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不搞题海战术。六年级青教版教材知识容量大且有一定的跳跃性,我们克服教材不熟的困难,发挥擅长出题的优势,把所有要学生做的习题自己先做一遍,真正做到了“跳进题海再出题海”,精讲精练,精心为学生挑选练习,在本学期的作业检查中,我们对作业的设置合理有效,批改也都及时认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领导、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利用优质网络资源,服务教研教学实践:

本学期起,我们尝试进行了分层差异数学作业的新探索,班级邮箱内我们定期发上了本学期重点课时的课件、各单元典型题例和期末复习试题等,一开始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提供这些材料让学有余力或需查漏补缺的学生参考使用,家长们就不用到处找题了,足不出户,也可了解到孩子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便于家长有的放矢地去更好的帮助孩子。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发的习题变成了全班学生自发的一项必做作业,遇到某些拿不准的题型学生们还紧追不放,我们不得不从午自习时间内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讲评,答疑解惑,这一举措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容量,效果良好。

三、教学辅导务求高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力争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结合高年级数学特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速记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养成了整理“知识点网络图”的习惯,同时建立学生错例分析册,培养了学生一发现错题就自动将错题原因分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为知识迁移、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合学校“月把关”检测反馈,努力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家都知道,学困生到了六年级,学习数学的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坚持不放弃每位学困生,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以更多的关心爱护他们,补缺补差重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努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能有所收获,力争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班级前进的步伐。

四、教研工作踏实有效,教学研修共同相长:

这个学期王茜老师承接了远程研修的磨课任务,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好处。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教研组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能力进行了数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研究,一次次的反思评课,一次次的推翻更新,终于在最近一次的试讲中,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从伊始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水落石出,整个"磨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王老师良好地自身素养和辛勤付出的努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老师的关爱,在这精彩案例的背后凝聚着的是集体的智慧,令我们在这寒冷的冬日,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另外王茜老师还承接了去胶州兄弟学校送课以及学校的综合教学研究会的数学学科出课任务,并且在学期末的区六年级研讨活动中出公开课一节。

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忙碌的同时我们分享着、收获着、快乐着,过程中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象班级间的差异,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还没有很好地结合,科研能力也有待加强。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创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这短短的12个字概括了我们六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 相信我们能够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朝着学习型、专业型的特色教研组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