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点做法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同样,在学校常规管理中,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履行一份管理责任,真正做学校的主人。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阵地,一个几十人的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在工作中,要求我们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在制订班级制度时,我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充分尊重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指导,班干部和团干部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全班同学每五至七人分为一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班干部和团干部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或是竞选产生,小组长则由小组成员选举,小组长对班干部负责,班干部对班主任负责,形成了层层管理,层层负责的一个管理体制,处处体现了班级的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班团干部的组织管理下,班级常规工作的进行,主题班会的设计、组织,教室文化环境的布置,值日工作的安排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从而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在不同领域,不同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有的班级还实行了班委会轮流负责制,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做班级管理者,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氛围中,同学们增强了班级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责任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另一重要渠道。学校的运动会,社团活动,小浪花电视台等团体,都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这些团体的干部都由学生担任,日常活动的开展也是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自己进行组织,并且以此为阵地,宣传自主发展的举措和成绩,宣传参与学校管理中发现的新情况、新建议、新人新事,这样给学校德育工作有序深入开展,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如摄影比赛、绘画评比,还有校运会,元旦文艺演出,社会实践考察,清明扫墓等重大德育活动都广泛采纳学生们的意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难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给课代表和小组长提供了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的舞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长将本组的学习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我感觉到,虽然是这小小三尺讲台,也能成为同学们展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一个大舞台。除此之外,自习课上小组内互相批改作业,课后背诵检查,作业收取,等等,课代表和小组长都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好各项工作。
通过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家长们也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自主性,独立性提高了,责任心也增强了,对他人也关心了,这是家长期望的结果,也是学校期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