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课堂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4-01-07阅读次数:346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努力实现综合化的评价内容、动态化的评价过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中年级数学组本月研究主题是“有效利用情境串教学法流程”。他们根据根据“以发展性评价为指导的生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结合情境串教学法的推广及学校数学素养课题,自学相关理论书籍并进行记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情境串教学法流程,同时结合生本课堂的理论学习运用到教学中。联系自己的学习与感悟,撰写了案例,还开展了一次沙龙式研讨交流活动,个人结合自己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案例及课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他人的案例提出改进建议。根据交流活动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案例,写出研究的反思与收获。整理相关的课堂教学策略,筹备策略的撰写工作。

高年级数学组本月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在课堂中关注孩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他们组织课题研讨2次,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集中学习、案例剖析,研究方法比较有效。集中学习主要对激发兴趣,提高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更有效的探究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的研究水平和案例分析能力逐步增强。

在这个月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老师们达成共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思想,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发展性评价的运用,意味着对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选择和侧重点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地方将促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评价所侧重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发展性评价中提升素养。

在研究中老师们结合新课标,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地结合,科研研究的角度有所转变,深入有所加深。在案例的搜集和撰写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教学设计的撰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在后期的研究中要加强在动手操作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需求,给予他们探索空间,学生通过观察、测

量、合作、交流、分析、比较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细化在课例的分类实施中,不同的课程类型,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

生活化的搜集和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 因此我们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化。《课标》强调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习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