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概况

汲取“以学定教”之智慧 构建小学英语生本课堂

发表时间:2014-01-10阅读次数:1467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营造了民主、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基于学情创设情境进行再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在激励中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要构建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当前的教学现状应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准确定位:生本课堂教学的基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取得实效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效率才能真正提高。有些课堂教学因为目标定位及文本解读的不恰当而影响了实际成效。“在什么时候教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学更好”这一目标设计的判断上有偏失,更谈不上“生本”。要构建“生本”课堂首先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来准确地定位目标和有效地解读文本。但在常态课中,我们发现不少误区:  
【现象】  
现象一、教学目标泛、空、假  
不少教师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定位过高或过多,在实际课堂中操作困难。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或难以实现,或被大打折扣,学生学习效果势必受到影响。有些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到位,设计的教学目标就变得缺失、含糊。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能实不实,该定未定,这就出现了空泛、虚假的教学目标,也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虚化。例1:1.通过“打电话询问”,能简单询问他人正在干什么,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自己正在做什么。2.能听、说、读、写词组:drawing pictures,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the dinner,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the phone。3.能听、说、读、句子:What are you doing? I am ….。4.能正确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形式,让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这是PEP 五年级下册Unit4 Part A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中有对四会单词词组的记忆要求,也有对现在进行时态运用及语法知识的语用要求;既有对重点句型的掌握要求,也有对句式及现在分词构成形式的感知要求。但上述目标只提到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缺乏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目标。  
例2:PEP四年级下册Recycle 1 Read and act部分的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关于时间、服装等的目标语言与词汇。2.通过操练,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3.通过表演,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兴趣,升华对集体活动的热爱。表面上看,教师确实有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意识,也有情感的提升。但是目标的表述应以学生的学习所得为对象,而且在表述上应更具体更有层次。课标强调要“用英语做事”,那课堂上学生是怎么做事,又是如何实现的?这些在上述目标中都未得到充分体现,情感目标的表述也较牵强,只是个空洞的点缀,这样黏贴式的目标真正能感染学生吗?   
现象二:教学活动偏离目标  
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学习语言,进而形成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采取最有利于激励学生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每人理解不一,有教师片面地以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唱、跳、画、演等形式层出不穷,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如:PEP五年级上册 Unit5 My New Room Part B Read and write,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匆忙介绍完本课的主题后,便布置任务“Design your new room” “Describe your new room”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的方法操练巩固新学句型:“This is a picture of my room. There is\are…. The ____ is\are ____ the _____.”教师并未提供相关指导。学生在“热热闹闹”中进行起来,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明白教师要他们做什么;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不知道怎么做;有的学生由于对单词句型学习不扎实语言表达错误;更有的学生为尽快完成画画设计的任务而忽略语言交际。而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调整。最终,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这些句型更谈不上语用表达。这样过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没关注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个体差异,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目的性不强且流于形式。  
【建议】——树立目标意识,重视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和活动的确定应基于学生的视角、体验与实践,要始终关注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需求,体现“教” 是为了“不教”的观念。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设计,在具体表述中用“全体学生能……”的表达。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太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的环节,结果忽视了对教材的深层挖掘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用多教;教师不教不会教了才会的,重点教。教师在设计时应以文本材料为依托,以语言知识为支撑,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 ,将语言学习有机地融入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中达成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