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数学直觉 使学生的数学直觉成为教学的财富
太平路小学 张静
以往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就是类似重复的过程,认识1厘米2、1分米2、1米2,其重点是放在了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练习,形成表象,注重的是记忆和模仿。然而为什么面积单位是正方形的?为什么边长是1呢?相信学生心中一定画满了问号。
当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之后,我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很自然地让学生继续去思考“用什么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生首先想到了用“统一的橡皮的面”,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实物的面使用起来既不方便也不通用,进而想到了应该用统一的图形的面去测量,而且良好的数学直觉还告诉他们,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面测量比较好。
可见,学生的直觉和思考已经帮助学生感受到了应该用小面积来测量大面积,这不正是我们费尽心思想培养的度量意识吗?原来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数学直觉、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那么这种朴素的数学直觉就可以成为教学的财富,度量意识也会在这种直觉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就《面积单位》一课来说,所有的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都能数出或计算出一个图形的面积,但当面对“用尺子来测量面积”这样一个回答的时候,我犹豫了、困惑了。经过长时间思考与研究,使我越来越体会到度量意识的形成价值远远大于度量技能的形成,也逐渐让我对度量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度量意识”一方面应是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度量什么,度量的方法是一样的,即先定义一个小单位,所有的被测物就可以用包含小单位的个数加以衡量。所以在每一次学习度量的时候,都有必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解度量的特征,整体感知度量的结构。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度量单位”的内涵与价值,即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描述多样的现实世界的时候,感受到所需“度量单位”的多样性。经过这样多次的教学活动的积累,应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度量单位”确定了,就可以用同样的“数”来表示所有量的度量结果,从度量的角度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结构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度量,无论是度量长度、面积、角度还是体积,都不应只是单纯的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应该成为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沃土,通过教师的智慧,可以提供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认识世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