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精彩课堂,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13阅读次数:438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有两节课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一节是由德州实验小学的郑福娟老师执教的《可能性》,真是耳目一新,原来数学课也可以上的如此有趣。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与玩的有机结合,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郑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摇奖游戏引入,设计了玩转盘、摸棋子、玩牌等环节,自然地引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让学生在游戏中非常轻松地掌握了要点。最后设计的“砸金蛋”游戏环节更大大增强了课堂气氛,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生都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以致用。另一节是东营的任红梅老师执教的《体积与容积》,两个字形容就是“精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挖掘得深,钻研得透,在引导学生得出体积与容积概念的过程中,任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发现问题、刨根问底,让想要的答案慢慢浮出水面,最终水到渠成,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是设计精妙,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心设计却不留痕迹,不仅让她的学生,也让听课的每一位老师融入到课堂氛围当中;三是语言精练、到位,她的自信,沉稳,表面看不显山不露水,但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是在这种平淡无奇中流泻出来,一览无余,真正做到了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

 

第一,要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

在参赛的34节课中,有8节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讨课,这足以说明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其间有植树问题的策略(在一条直线上栽树,两端都栽的情况),有探讨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入手,从条件入手,列表整理信息,画图理解题意等);有计算方面的策略(怎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估算、口算、精算、计算器算);有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有用转化法解决问题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展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第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用的最多的是“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中,在圆的面积的推导中用到了“化圆为方”,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中有“化繁为简”,即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也正是数学课标(修订稿)中的把“双基“改为“四基”的一个很好体现,即由原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第三,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从座位的排列形式上看,这些课中有三分之一是按小组讨论形式排列的,有三分之二是平日里上课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更注重了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过程。另外小组合作只是在确实需要讨论合作时才用,用在关键处,用得有价值。老师们在小组合作前一定是先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空间的,在语言上这样描述: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再与同桌交流交流,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也就是说,学生一定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才去交流,才去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避免了合作、讨论的盲目性,把小组合作真正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