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6-05-16阅读次数:425
 

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其中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核心。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一、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应借助操作活动完成数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师创设的情景素材的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展开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通过积极思维来获得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的开展动手操作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重点。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一课中设计找一找2的倍数。学生有的用列举方法,有的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进行查找出这些数,在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他们的特征,发现2的倍数的特点。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号,教师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拿好自己的学号到前面来,同学们进行判断找到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操作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及归纳概括能力。如;让学生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点,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或概括出这些数的特点,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增加了一定的数学经验。

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5的倍数特征一课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环境,引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学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阅读课本学习奇数,偶数、用自己的方法探索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几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提出“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等具有方向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索----交流------验证的学习过程,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这样的探索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