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数感主要是指数与数量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片段一:猜大小
师:老师前几天买了一台电视机,请同学们仔细听,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猜一猜,买的是哪一种?
(1)这四种的一种?
(2)是液晶电视机
(3)是比较贵的一种
生:猜到了。是3120元一台的液晶电视。
我设计的这个情境,就是逐一出示要求,让水平低的学生有一个直观理解的过程,降低了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实例。这种直觉恰恰是数感建立的基础。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来作出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势必要利用到给出的数及每个数所对应的具体事物,这样就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数与事物间的对应关系。
二、在互助交流中生成数感
片段二:比大小
1、 位数相同但最高位数字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能不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请一位学习比较中等或优等生来回答。
生:根据条件知道张老师买的是液晶电视,液晶电视一个是3120元,一个是2980元,当然是3120元的哪种了。
师:你猜的很对,你能告诉大家你猜的方法吗?
生:3120比3000大,2980比3000小。所以老师买的是3120元的。
师:联系学习过的知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谈一谈。借助学过的知识帮助水平低的孩子回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使他们有一个过度的过程。
生:3120、2980都是四位数,先看最高位也就是千位,3120千位是3,2980千位是2,所以3120比2980大。
师反问:为什么比完千位就不比了?这个问题的提出注重水平低的学生是不是真正学会了位数相同最高位数字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2、 位数相同且最高位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师:最近老师买的这种液晶电视机调价了,大家再看看和2980元的液晶电视机相比,哪种更贵?
生:应该是2980的那种贵。
师:判断的对,但数学味不足。谁能补充的完整些?
生:2890和2980都是四位数,最高位都是2,最高位的后一位是百位,百位上一个是8,一个是9,9大于8,所以2980大。
师: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千位和百位都相同比如2890和2870怎么比较?
生:千位、百位相同比较十位上的数字,所以2890大。
这一教学片段,完成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中的教学结构,这里先从结果引入,探究判断的方法,此时的方法既可能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对低中高的学生来说都可以接受。当感性认知先出现时,再从认知冲突招手,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判断,将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把握重置于数学本质之中,化感性为理性。真一过程让数感的生成有了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