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后期分析的数据

发表时间:2016-10-17阅读次数:403 作者:张静
 

通过我组老师做了以下分析: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

2、培养习惯,有效合作

⑴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一种敢想、敢做、敢说的良好习惯。

⑵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 二是听出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