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

课下合作拓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16-10-25阅读次数:377 作者:胡婷
 

实践证明,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最有可能加深和拓宽书本知识,还有可能出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故可以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知识范围,带着问题下课。同时可以围绕课本知识,让学生课外展开调查、统计等实践活动,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科学教材的内容有很多是适合短期、中期、长期考察的,课堂40分钟完不成教学任务,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一个主课题,确定几个小的研究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学期《天气》单元后,我们和学生一起确立了以下几个研究专题:①持续观察一个周或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并做好记录;②天气与气象有什么不同;③搜集我市一年的天气预报情况,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市不同县区在同一季节天气情况的不同点;④人类在生活中哪些活动影响了当地的天气;⑤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又带来了哪些不便?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不便?⑥什么是季风?⑦电视中“卫星气象云图”中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并与学生一起制订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开展社会调研、辩论会、结题交流(开信息发布会)、总结反思,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进一步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