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妙招
阅读教学中有的课文可以抓住汉字,不一定是生字新词,而应该是阅读教学中的核心词、关键词。对这些字词进行形象的画图讲解,既能让学生深刻的记住这些汉字,感受汉字的奥秘,同时,对整个课文或者片段的阅读,也能起到深入理解文本的作用。我在执教《卧薪尝胆》一课时,我利用了文中的“奴仆”两个字体会了人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执教《卧薪尝胆》中——“奴”和“仆”的教学:
老师:同学们“奴仆”你们见过吗?(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
老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老师把他们简单的画出来。你可要仔细看哟!
老师:(在黑板上画“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立着,低着头,俯着身,双手前伸交又在胸前。)这是什么人哪?(生答)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到了男人就要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再画“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老师:在我们新中国,人与人是平等的,所以没有“奴”。
学生:还有“仆”吗?(众大笑)
老师:(在黑板上画“仆”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解说。)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让他走在大街上。(师边说边画,众大笑。)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师板书:耻辱、屈辱、侮辱、羞辱、欺辱。归类,并引导学生齐读。)
老师:不仅这样羞辱他,而且还要他整天干重活!(师画图形)这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老师:(脸色凝重地)这样的人就是“仆”!这个字就是“奴仆”的“仆”!
老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这一教学环节我抓住了“奴仆”一词,它便是勾践所受到屈辱的关键点,也是本课勾践卧薪尝胆的原因。在教学奴仆一词时,可以追本汉字的溯源,把字的形和文本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这两个字的演化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字形的同时也理解了“奴仆”的含义,并从中慢慢品味了人物形象。师生在平等的对话讨论中明白了“奴仆”的含义,既体现了生本又使学生体会“奴仆”的含义就能整体感知勾践所受的屈辱,进而为后面进一步理解“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具体的屈辱作了铺垫,同时一个“忍辱负重”的勾践形象就渐渐地树立了起来。这样的教学,让汉字真正起到了支撑点的作用,为阅读教学找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