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教学
1、听凯旋主题,想象:如果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2、设疑: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用音乐来讲一个故事。
二、导入新课
1、交响乐队乐器知识复习
2、出示音乐中的七个角色,并听辨每个形象的主奏乐器(乐器图片出示)及旋律特点。
A头六个依次简介,并渗透各个音乐形象的相应表现与相关表演。
B “彼得”重点欣赏,并哼唱旋律
三、听音乐,演故事
分五组,老师为小鸟,学生依次为彼得、猫、鸭子,爷爷、各自在听到相应的音乐时有所反应:
A听出这是自己的音乐
B会随着音乐做律动,体现分组群体性活动。
C老师引导下,在鸭子与小鸟处作展开。
四、听音乐,说故事
1、从老爷爷的劝告中引入狼,预示矛盾冲突
2、听狼的音乐,说音乐特点,再启发想象,和平环境将会受到冲击,会怎样呢?——启发想象和讨论(自己讨论一些时间)
3、狼来了,猫会怎样:听猫上树的音乐,感知音乐加速、上行等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4、那小鸟会怎样呢:
5、听狼抓小鸟,小鸟灵巧地飞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6、那么小鸭子呢
7、听小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吃掉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并感悟小鸭子由于其自由与不镇定所导致的后果。
8、这时的彼得会怎样?
9、彼得还会更有作为——听彼得镇定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在“聆听音乐”“讨论情节”“联想画面”“思考道理”的过程中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相关音乐要素在表现故事情节时的变化,并自主地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勇敢、正义、安全、善良的主题
五、抓狼
1、解说,彼得等该如何办,引出团结、巧计、放绳、套牢、挣扎的情节,让学生简单模仿声音
2、听抓狼的音乐
3、听后分析
4、再听并分角色表演,老师提示,营造高潮
5、 猎人抓狼
6、凯旋音乐
六、出示课题、小结
|
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听第一段音乐,熟悉相应音乐旋律,为深入欣赏做好准备
感受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既是对感知创作手法的渗透,又是对音乐情节展开的理解
从音乐因素的变化感知情节的推进,让学生在“听”“演”过程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