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页
教育教学
学校公告



会员登录

浅读《孟子》有感-赵芙蓉

发表时间:2017-03-23阅读次数:496



《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所著。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性善论”成为他教育思想的基础。孟子的教学思想在如今我们的教学上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如:

一、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启发思维,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师傅每次听完我的课必然会说,你总是想包办所有的事情,比如,在音乐课上,我教会了孩子唱歌,最后会让他们用打击乐来为歌曲伴奏,而每当在这个时候,我一定是已经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应该用的打击乐器,而没有让他们自主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乐器,我总是在替孩子思考,替孩子回答问题,替孩子准备一切,完全没有给他们留有思考的空间,没有启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只做会渐渐地抹杀掉他们的想象力,而我的教学也将成为填鸭式的教学。这时候师傅便会告诉我,作为教师,尤其是音乐老师,一定要创境,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兴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跟着你一步一步的学习知识。

    二、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通过自己主动自觉地钻研才能彻底领悟,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让孩子多自主学习,将灌输为主的教学变为以自学为主的教学。

除了教学思想,孟子对教师还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说,过去的贤人,是首先使自己明白透彻,然后再去指挥和教导别人,使别人也能清楚明白;而今天的人,是自己都糊里糊涂、见识不清,却还妄想要教人明白,其实是在误导他人。这句话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孟子说,好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那便是自我修炼、开拓心胸、知行配合、有教无类。 作为新教师,我一定要比学生更用功,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