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欢迎光临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

在研究中成长—青岛26中成功举办“生本课堂”交流研讨活动(二)

发表时间:2014-11-24 阅读次数:7603

 

20世纪行将结束之时,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无论从重视度、参与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入到改革洪流之中。

青岛26中在不断追求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围绕“自主、合作、高效”几个关键词探索课堂改革的道路,努力追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互动沟通、彰显个性、思维活跃的课堂,让“自主、合作、高效”成为学校课堂的品牌。

在理念向实践转化探索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革新一直是现代化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大潮。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在改变,翻转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前教师以微视频、导学案等不同形式提供学习支架,辅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教师根据学情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也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一种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教学方法,能够鼓励学生学习,将直接的教学变成建构主义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资源,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有重点的反复探究,学生实现了学习的“自主”,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部分老师开始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全面实施翻转课堂常态化教学。

今天,青岛26继续开展“生本课堂”交流研讨活动,开放了语文、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等5个学科的课堂,孙国锋、江泓、刘华艳等9位教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以下是今天交流研讨活动的现场。

语文组的翻转课堂展示拉开了序幕。市南区语文教研员孙松梅老师身体力行实践翻转课堂展示了现代文《故乡》一课;我校的肖艳梅老师和孙国锋老师也分别展示了文言文《塞翁失马》和《湖心亭看雪》的翻转课。市、区中心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研讨活动气氛热烈、如火如荼、火花灿烂辉煌……语文翻转课堂带给大家的是一些思考、一种超越、一次颠覆……

 

青岛26中葛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的英语“生本课堂”。内容为年级上册Unit7 Reading。葛老师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视频的导入和链接,将整节课完整清晰地展示在听课老师们的面前。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青岛26中江泓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七年级上册Unit7 Section A 1a-2d一课 课前学生们借助微课进行了自主学习,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所掌握。江老师通过单词的游戏检测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江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活动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学习。尤其是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们的情景模拟表演赢得了各位听课老师的好评。

 

青岛26地理组的苏珊老师和高颖老师分别在初一二班和初一七班开设了《降水》《气温》两节生本课堂交流课。老师们通过课前自测、小组讨论合作解决、总结升华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市南区地理教研员韩强老师组织区内地理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评课,教研员韩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探索给予了积极地评价,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指导。

思想品德学科的刘华艳、马丽慧老师从不同角度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和老师做朋友》两节生本课。课前通过微课展示引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师生关系,巧妙直观。课上播放了学生利用课间时间采访老师的视频,学生用心的提问、录制使他们看到了老师的另一面,体会到了老师的辛勤和不易通过讨论大家分享了自己与老师沟通的窍门和方法,将本节课推向了最高潮。课后,两位教师又与全区思品教师进行了座谈,讨论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灵感,也虚心听取了其他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这次生本课展示让全区思品老师受益匪浅。

历史学科的戚金鹏老师首次尝试在初三年级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今天的展示内容为九年级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戚老师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微课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以此为基础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则由教师引导解决,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孩子们从青岛26中的“生本课堂”启航,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自信快乐地走向他们未来精彩的人生之路。这些,正是26中“生本课堂”带给我们的惊喜!也是进行此次研讨活动的初衷。我们正在蹒跚前行,我们的理解还很浅显,各位专家、教育同仁的积极参与、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会不断前行,在研究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