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448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走向共同体的学习—四段双检之合作学习”研究案例
青岛嘉峪关学校  余慧
背景介绍:本学期学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走向共同体的学习—四段双检之合作学习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在两个多月的探索中,有失败的痛楚,也有成功的欣喜。现结合我在执教外研社版“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12册Module7,Unit1 He spend about 21 hours in space.第一课时的教学课例介绍一下英语组的研究成果。
教学内容简析:本课学习内容是介绍我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和神舟五号的故事,课文共分四段,包括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杨利伟从小怀揣梦想努力学习、杨利伟在太空中所说所做、杨利伟的儿子以父亲为骄傲。学习材料取材于尽人皆知的历史事件,主要句型是学生四年级就已学过的一般过去时句型,学生都不陌生,文中新单词只有4个:spent(spend), excited, video, proud.另有三个单词以前虽学过但并不常用学生大多记忆不牢如:October, dream, famous。一些新词组、固定搭配是学习的难点,如:came true, be proud of, work hard等。重点句有4个,都与事件密切相关:In October 2003, Shenzhou flew into space. He wanted to go into space. Then his dream came true. He spent about 21 hours in space.
教学目标:
l        知识目标:1.能听说认读并正确理解单词、词组spend (spent), excited, video, flew, October, famous, work hard, come (came) true, dream.
2.能听懂、会读、会说重点句型In October 2003, Shenzhou V flew into space. He wanted to go into space. Then his dream came true. He spent about 21 hours in space.
3. 能模仿原版录音的语音、语调较流利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l        能力目标:复习一般过去时句型,能初步运用所学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如:flew, spent,
could, came等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l        情感目标:通过查阅神舟Ⅴ号、Ⅵ号、Ⅶ号宇宙飞船的资料,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情况,树立民族自豪感。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方法,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有很多次,包括四人小组讨论问题;同位两人合作练习说动词原形与其过去式;两人一起交流判断练习;四人小组互助学习新单词、词组,参加抢答赛;四人小组交流根据课文填空的练习;两人合作填空(一人读句子、一人拼写单词)、合作表演等。但比较重要的合作有三次,分别是:
l        第一次:在“前检准备”环节:课前预习中组内交流了学生各自查阅的有关神州五号飞船和我国首次太空之旅的信息之后,安排了如下小组合作活动:
四人小组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Yang Liwei?(你对杨利伟都了解些什么?)完成题纸上问题:
a. Where is Yang Liwei from? (杨利伟是哪儿人?)
b. What did he do? (他做过什么?)
c. How old was he then? (那时他多大?)
d. What was his dream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当他是个小孩子时他的梦想是什么?)
e.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him? (你还了解关于他的什么事?)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看一看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课堂继续学习的内容。前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最后一个则是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信息、是否能准确应用所学过的句型,做为下一步的“定策解惑”的依据。)
在这次讨论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因为题目有简单有难,学生又都课前预习过,查找并交流过资料了,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问题b和 e的答案多种多样,在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中学生获得了更多信息,在各组优秀学生的带动指导下能较准确的应用学过的句型表达,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的适时的点评与指导。
l        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单词、词组:October, excited, spend, famous, proud, video, dream, work hard, came true, be proud of。通过抢答赛的方式检查各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互帮互助的作用,既让优等生有用武之地,又切实保证弱势学生也能在队友的帮助下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巡视观察、竞赛反馈及课后测评,发现达成了预期效果,实现了第一个知识性目标。
l        第三次:在学生独立完成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补全句子的练习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巩固练习。句型如下:
1)    Yang Liwei was _____ _____ man in space.
2) He _____ very ___ at school. Then his dream _____ _____.
3) Everyone _____ see Yang Liwei in space ____ TV.
4) Everyone in China was very _______ and now Yang Liwei is very, very ______.
5) Yang Liwei’s son ___ his father in space and he was ____ ___ him.
这些句型都是课文中的重点句或重要句型,其中就包含了前面学生刚刚学会的重点单词和词组,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扎实掌握。
通过课堂的即时反馈和课后批阅答题纸,发现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各组交流后的正确率达到了94.5%,只有3名学生单词拼写有误。
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    强在异质分组。由于小组内成员是按照学习能力、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的异质分组,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不同观点,增大知识面。表现在英语学习上,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在组内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有些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的孩子,在其他成员的带动下也能张开口了,还有一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倾听模仿复述等方式掌握知识。
2.    效在方法指导。教师必须在实施前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包括学生要做什么、以何种次序、用什么资料以及证明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办法等,这些都必须提前告诉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主要重视了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四步:开始——交流——总结——操练,用到的基本句型有:Let’s start from No1. Who goes first? Do you agree? I agree. I don’t agree. Support! Against! In my opinion, …
3.    重在过程评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要使合作学习取得成功,需要教师加大巡视力度,在巡视的过程中及时激励学生,启发、引导、点拨,循循善诱,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4.    优在宏观调控。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力保障,恰当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尤为重要。教学中,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于独立思考,有的内容适合于动手操作,有的内容适合于教师演示等等。因而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选择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在英语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鼓励成员间相互交流信息、碰撞思维。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需要成员间、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亲密默契的关系做保障,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存在的问题:
在教研组互相听课中,我们也发现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忙而无功。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只是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连朗读、连线、判断、选择练习也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没有任何意义,对学生甚至成了负担。比如一次听课时,一节课中老师要求学生合作的活动有8次之多,学生不断忙着下位“合作”,到后来,竟听到学生在听到老师又一次说“小组讨论一下”时,发出了“唉,又要讨论”,“啊?还要下位?!”的感叹。
2.    好大喜功。有的老师设计的问题空洞,听上去很大,让学生无从回答。如:有位老师在将Helen Keller一课时,针对Helen Keller的一句话:Blind people are normal people. We can learn and work, too.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关心残疾人?我们应该怎样关心残疾人?”这个可以一带而过作为道德情感渗透的问题花费了7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学生也没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3.    事倍功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缺乏有效的组织,学生往往因为纠结于分工浪费了大量时间,真正用于共同学习的时间大打折扣。还有的小组,有些学生过于强势,侵占或剥夺了其他学生的发言权,使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公平的学习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其实只是几个好孩子的独角戏。要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特别是要训练一批得力的组长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