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立项申报书
课题名称: 小学英语主题情景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于萌萌
所在单位: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
申报日期: 2018.3.12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认可所填写的《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评审书》(以下简称为《立项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立项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立项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守课题管理规定。遵守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规程的规定。
7.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8.按照预期完成研究任务。成果达到约定要求。课题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公开发表,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我市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签章):__________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请按《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
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一律用宋体5号字填写,行间距18磅。
三、封面左上方框课题类别分为: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教师课题,请申请人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课题申报表不能留空白。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封面请勿用塑料封皮或其它装饰。
四、请准确、清晰地填写申报表各栏内容。其中,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预期成果最多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若有问题,请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
五、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六、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青岛市延安一路29号乙
邮政编码:266023
联系电话:82751162
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
于萌萌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1.6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技术职务
|
小学二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小学英语教学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经济学士
|
“十二五”课题完成情况
|
|
工作单位
|
青岛莱芜一路小学
|
联系电话
|
82791372
|
E-mail
|
48914075@qq.com
|
通讯地址
|
青岛市市南区莱芜一路19号青岛莱芜一路小学
|
邮政编码
|
266003
|
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
姓 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于秀霞
|
一级教师
|
莱芜一路小学
|
英语教学
|
张艳霞
|
二级教师
|
莱芜一路小学
|
英语教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⒈ 课题提出的背景(500~1000字)
|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英语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交际方式,促进思维发展,为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即强调通过主题型情景设置来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题型情景的设置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提高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用英语思维和即时交流的能力。学生只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促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主题型教学情景设置对于落实新《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情景的创设和使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在情景设置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对课改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并没有在实际操作中解决。
2.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主题型情景教学的认识和了解,在设计情景时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3.对教材的研读不够,教学过程中处理文本和现实生活交际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和创新不够。
4.教学中情景创设的随意性较强,主题和目的不明确,缺乏大情景。
5.情景的创设仅限于传授知识,而没有真正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容易导致课堂的语言学习与实际运用相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创设情景是取得成功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没有能将此途径有效利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思考,我们提出小学英语实施主题情景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趋势分析)(2000字)
|
通过查阅的资料来看,有很多与此课题相关的内容,但大多是情境教学的研究 ,如刘玉娟的“小学英语主题活动教学的质性研究”,她反思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失的因素:1、传统教学不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规律。2、缺乏交际活动,不能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3、缺乏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输出,不能培养语用能力。4、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师生地位不平等。提倡活动教学的七条原则:1、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认知发展规律。2、精简教师活动,保障学生活动时间。3、交际性原则。4、提倡融合性活动。5、活动设计趣味性和教育性并重。6、有效参与原则。7、活动设计有层次,要形成有机活动链。
关于情境教学最权威的,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的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情境课程、情境教育的研究。有关研究表明: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可以真正地实现有效的因材施教。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突破了过去那种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着读的旧模式;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发生了转变:由教师“主讲”变为“主导”,由学生“被动”为“主动”,由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其中支撑性的理论有:
⑴李吉林老师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应引导儿童去感受客观世界的美,去体验、认识生活的真实。李吉林将创设情境定位于“情境陶冶”,关注的是对学生个体生命体验的尊重。“没有源泉的语言,没有源头的思维,没有生命的气息,必然是僵死的”。
⑵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指出:学习是情景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⑶儿童心理学说:兴趣和情感是激发和维持小学生兴趣的内在动力。
⑷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哈瓦德.加德纳博士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多重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理论过分狭隘,智力开发和智力测验主要集中在语言数理逻辑能力,而忽视了对人类和个体同样重要的其他能力的培养。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力,即语言智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以及自我认识的智力。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这7种智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力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
⒊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500字左右)
|
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力。
主题式任务型教学情景设置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欲望,达到同等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内容的情趣性、主动性和感染性,增添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高年级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由于不同的心理障碍,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从而抑制了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的发展。主题情景式教学恰恰可以改观这一现象。
2.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况。”情景教学使用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通过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的意识。
4、促进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教师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主题的选择、主题型情景的设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内涵,营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气氛和睦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使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并初步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英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确能提高实验校的课堂教学效益,通过推广应用,能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系列化的主题情景式英语教学设计案例,切实提高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水平。
3.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可操作的,更具现实性语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帮互助提供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本课题研究,重构教师角色,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变化,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作重要师资保障。
二、研究的内容
主题型教学情景设计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入一个大情景中,以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语言训练和使用提供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要让各位学生不仅轻松自在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也使得学生通过亲自的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以习促学,拓展学习时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
A.课堂教学研究
1)语篇教学中的主题情景创设 2)词汇教学中的主题情景创设 3)语法教学中的主题情景创设 4)综合版块教学的主题情景创设 5)复习课教学的主题情景创设
B.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
5. 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试行阶段:制定申报、立项确定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文献理论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参加开题培训,组建课题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开好课题会,拟订课题方案,实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情况,确定研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贯彻实施阶段:通过学习培训之后开始计划,贯彻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制定阶段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作好教学反思,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撰写经验文章。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对课题进行总结提高汇报,全员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积累数据和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设计等资料进行整理装订成册。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经验文章及课题实验报告。
|
6. 研究方法设计
|
1.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对本校英语教师的课堂和学生对英语课堂的评价做了相应调查,在研究中期、终期又做了相应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课题研究在师生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
2.文献研究法。因为参与研究人员在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研究初期和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研究人员认真理论学习,讨论研究课题,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制定实施计划。
3.实践行动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展示和反馈研究成果,积累资料和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和汇总,撰写论文,形成文字。
|
7.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认识主题情景式教学的内涵,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
2.认真分析现状,把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贯穿到整个研究过程中,根据学校现存条件和教学实际组织教学。
3.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与其它课程相结合。
4.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开展好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各项活动。
5.研究过程中注意教师指导的度的把握,加强师生、生生合作的指导。
6.总结经验,专家咨询,不断规范研究过程。
|
8. 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
2018年6月,完成现状分析报告
2019年6月,阶段性成果报告
2020年9月,课题研究报告
|
三、评审意见
⒈ 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 区(市)教科所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3.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