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检诊断
1、口算:
15×4= 17×3= 16×5= 28×2=
300×20= 200×40= 10×500= 30×900=
2、估算:
211×18 69×501
3、笔算:
35×18= 27×42=
反馈:说说笔算的过程,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青岛作为奥运伙伴城市,为本次奥运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说一说题目中提供了什么已知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高速公路一期全长多少千米?
高速公路二期全长多少千米?
二、合作交流
活动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
1、学生列式: 213×15=
为什么这样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根据曾经学习的什么数量关系?
【自学自探】
(1) 先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
(2)想一想:比3000多还是少,为什么?
(2) 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估算和笔算方法;
2、互相评价,找出你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进行汇报。
【展示交流】
1、小组合作分别展示合作探究情况。
2、互相质疑、补充和评价。
学生汇报时说明计算步骤:
板书: 213
× 15
1065 213×5的积
213 213×10的积 重点讲解
3195
2、反馈练习:115×24= 209×18=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你们小组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教师追问: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时,积得末位应写在哪一位上,并说明理由。
其它小组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可以补充。
学生尝试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得数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活动二:高速公路二期全长多少千米?
【自学自探】
260×12=
(1)观察、分析这道题与213 ×15有什么不同?
(2)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
(3)尝试用竖式计算。
【合作探究】
1、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和笔算方法;
2、互相评价,找出你们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汇报。
【展示交流】
1、小组合作分别展示合作探究情况。
260 260
× 12 ×12
520 52
260 26
3120 3120
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为什么可以简便?
2.互相质疑、补充和评价。
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不看0,乘完以后再数数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后面添上几个0。
3、练一练:360×32
三.巩固练习
【自我巩固】
1、算一算。
3 2 1 2 4 0
× 1 2 ×2 3
【小组合作】
A.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估算结果。
B.小组合作对照批改,给出等级。
C.在右边栏里进行错误分析或改错。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3 2 7 0 3
× 4 3 × 4 6
3 9 6 4 2 1 8
5 2 8 2 8 1 2
9 2 4 2 8 5 4 1 8
四、后检反馈:
请你找一找,这把钥匙能打开哪把锁呢?
215×34 224×32 182×47 113×18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了解学生原有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为新知的探究铺垫孕伏。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从情境图中找出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中高年级逐步养成仔细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
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独立尝试计算213×15 。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讲清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重点说清楚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时,积得末位应写在哪一位上,并说明理由。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