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课程开发四段视频脚本撰写要求

发表时间:2012-06-08阅读次数:840
2012年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12个课例和2011年的课例要整合成书,根据蒋院长对书稿的初步设计整理各段视频脚本撰写要求如下,供参考:
一、课例研究的计划制订——A段脚本:(10分钟)
一是简介本课例研究的计划制订过程。主题任务和研究问题的确定,磨课的整体安排。能让研修学员知道如何计划和组织一个课例的打磨活动。磨课任务是随计划设定而生成的。通常教研活动,不重视和不知道如何制订活动计划普遍存在,有待引导解决。二是让研修学员了解本课例研究在教学和网上磨课双对接的任务要求、亮点特色、学习方法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建议参加人员:专家、研修组长、上课人
二、课例研究的备课研讨——B段脚本第一部分(15分钟)
是本专题课例研究备课环节的研讨。内容要突出两方面:
一要突出群体研讨。反映上课者、名师和群组成员在协同备课中各自不同的所做、所想、所获。如,上课者从协同备课中获得哪些帮助,怎么看待建议意见(心悦诚服的感受,接受或不同意,都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群组成员各自所做所想所获。在协同备课及研讨中,做了什么?发表了什么看法,最大收获和感受殊深之处。
二要突出过程变化。关联本专题研究的问题,协同备课参与者(上课者、群组成员、指导者)的认识变化,以及由认识变化带来的教学设计的变化。
建议参加人员:研修组全部人员
三、课例研究的分工观课——B段脚本的第二部分(5分钟)关于分工观课维度的确定、观课工具和方法的讨论和介绍,用实际分工观课对专业听课作引导。
建议参加人员:研修组全部人员
四、上课实录——C段脚本(40分钟)
本部分记录上课的全部过程,在上课前写好脚本,要特别注意教师话语的准确性,和语言组织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激励性。上课时可以根据上课情况适当改变和发挥,视频录制完毕后,要对脚本进行修改使之与视频一致。撰写脚本时建议考虑选择合适时机增加字幕和画外音用于解释亮点和特色。
参加人员:上课教师和学生(视频中不要出现听课人)
五、课例研究的课后评议——D段脚本(30分钟)
聚焦本课例研究的问题,对教学预设的学生学习生成效果做分析,观课结果汇报与分析,磨课解决问题解决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效果分析要做到:判断有依据(依据观课记录和过程材料)、结果有分析、预设有改进(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并对专业观课进行指导和点评(20分钟)。
建议参加人员:研修组全部人员;
作为课例研究最后一段视频,还要有老师的总结反思和专家对课例及其打磨过程做总结性点评(10分钟)。
建议参加人员:专家、研修组长、上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