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编剧表演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作者:李宇发表时间:2011-12-02 阅读次数:1325

要想搞好综合性美术教学,作为一个生存于这个时代的美术教师来说,就面临着种种挑战,必须发掘出学生兴趣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知道每个学科都是融汇贯通的,只要你去领悟去创造,就会创造出无数的神奇与美好!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面具的设计制作和表演》一课中,我将每班分成6-8人小组,合作学习,让每组学生自发选出导演、编剧、美术指导,每个同学都是演员。充分运用课下的时间,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查资料想办法确定好想要表演的主题内容,然后再根据此内容设计相应的舞台背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学生们的情绪空前的高涨,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小组要演语文课本中的《狼》,有的组同学要演《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还有的演童话剧《三只小猪》、《水果总动员》和青春偶像剧《红苹果的乐园》,学生的想象力象插上了翅膀,任意驰骋,各色各样极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就这样在孩子的驰骋想象中出笼了,想象力丰富的让老师都始料不及。下一步就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制作道具和背景及其他人物形象的设计,一切都比较顺利,同学们的巧手绘制出了精美的面具,头饰,还准备了服装和化妆的内容,还有的小组运用水粉颜色画出了大幅的布景场景,这些都是在导演同学和美编同学的带领下集体智慧的结晶。下一步就是准备表演了,大家在课下练习得非常起劲儿。终于等到了表演的这一课,同学们可兴奋了,各组的表演都非常成功,比如《狼》的形象生动,《三打白骨精》则由三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来扮演化妆道具很到位,因为他们组有美术课代表所以背景画的古树参天的丛林演绎的非常传神,其中的唐僧是〈大话西游,〉版的脱口秀不断引发同学老师们的大笑,扮演白骨精的同学的表演也极为传神,还有的演童话剧《三只小猪》是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演绎得非典版,其中还贯穿了弹唱的内容因为这一组有个同学特别善于边弹边唱充分发挥了特长、《水果总动员》和青春偶像剧《红苹果的乐园》自然、细腻、流畅,孩子们的表演天赋令人吃惊,谁能够想象这是由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幕幕精彩的短剧呢,谁又能够想象得出,这只是一群初中一年级的稚嫩的中学生呢?而且在表演中是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没有一个是局外人。以上只是在一个班里涌现的精彩画面。在最后我还让同学们以投票的形式选出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美编,最佳音乐,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孩子们的情绪又掀起高潮。在孩子们老师们恋恋不舍当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大家都意犹未尽,留下了极为美好的记忆!

有的班的同学们还把成语《滥竽充数》搬上舞台表演,同学们用竖笛作竽,报纸做衣服,还用电脑设计制作了舞台背景,中间的同学演南先生,另一个同学扮演皇帝,还有一个同学作旁白,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表演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本课中有的学生把莎士比亚的剧用来做脚本《威尼斯商人》,有的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还有的同学运用电脑制作出漂亮的屏幕背景作为场景一幕幕的更换,有的在道具和服装方面苦下功夫,还有的在化妆上颇费心思,发挥了自己舞蹈的、表演的、朗诵的、歌唱的天赋,在兴趣的指导下轻松又开心的提高了综合的素质,总之这一课让学生的编、导、演、绘、唱等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由于加入了电脑制作学生自己绘制的道具,课堂气氛调动到了极至,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体荣誉感,合作意识,自我情绪的掌控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这也许就是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完美体现。

近几年来在这一课上,同学们的剧本采用的题材有了许多的变化,有时候我会引导他们运用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做素材改编剧本,也有的学生会运用《西游记》里的各种内容进行改编,还有的发掘了历史性的题材比如《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其中不乏学生改编的好的精彩的剧本,使作为老师的我,站在一边看孩子们演表演都感觉到由衷的佩服,孩子们简直是太有才了!由这一课我生发了这样的想法,只要教师有好的想法,做适当的引导,在给学生们一个舞台,学生们绝对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展现出无限的精彩,这一课深度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在才能,只要有兴趣的同学,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的个人的才华与潜能,我也发现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潜在能力,只是看你有没有将它发掘出来,也有的孩子把童话剧《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很多自编自创的内容,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极致。这些孩子中有的已经成为导演、演员真的走上了这一道路!!

通过多彩的美术教学,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也体现了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对教育事业的无私的爱、博大的爱和对国家无私的奉献。

希望通过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实践,并将美术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让他们对美术学习充满自信,运用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力,并加以表演,养成审美的习惯,从生活中去体验美,发现美,认识美,从而去创造美。真正理解真、善、美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