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反思

作者:周彬发表时间:2011-12-06 阅读次数:1072
认真研究课标要求,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教学设计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充分用好地理填充图册。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过二十年的摸索和积累,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认真研究要进行教学的单元、章节的课标要求,明确课标中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是课标中的限定词,如了解、记住、分析、评价等。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相应的活动或练习,以及哪些知识该补充哪些该省略;哪些该让学生知道,哪些该让学生记住,哪些该让学生体会。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第二,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本单元、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教材中安排学生活动的目的;了解教材中图像系统的作用。思考教材中哪些内容该重点加强、重点突破;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讨论解决;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或知识。

  第三,认真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心理;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以达到的知识层次。研究学生在以往的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班级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从而思考设计出本节教学中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如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学模式“目标教学”“问题—探究—发展”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模式的取长补短,优势在于课堂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一开始的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大体上了解本节课的范围和内容。

引导性问题不要求探讨些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限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范围、要求和任务,避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出现盲目性,是保证自主性学习取得实效的措施。

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

基础知识的回顾是教师为了检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效果而设立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和发展,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了解深化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转化成能力;

最后设置的课堂练习就是为了反馈前一环节(教师引导、提高和发展)的效果而布置的。

所以从整体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上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递进性。

第二 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充分用好地理填充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