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课程划分为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其中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它更加强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同时又是其他各学习领域的一个综合的体现。我认为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美术课最大的成功。
以我的一堂《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为例,一开始我认为应该是由老师来一一介绍课本中的生活用品是如何实用并且美观的,可是学生没有参与感,并不感兴趣,对于物品也是千篇一律的介绍,并不能突出本节课“综合.探索”这一领域。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是这节课的一大突破。我通过查找资料,借鉴其他老师的方法,终于上了一堂备受好评的美术课。
导入阶段,我准备了三个不同功能不同形状的杯子,首先想到生活用品大多数都是我们在商店中买来的,于是我将教室暂时的比喻成一个卖场,来销售我的杯子。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呈现出生活中买东西的场景。等学生们买走了这三个杯子,我再一一请同学们介绍:为什么喜欢这个杯子?答:因为好看、可以装饰、在某某地方携带方便.....从而引出了我的课题《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接下来我开始围绕着实用与美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创意生活用品,由于是图片展示,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创意小生活用品,让学生打开眼界。接着我开始让同学拿出来自己准备好的生活用品,一一介绍:你为什么买它?它的实用性和美观表现在哪?由于大家拿来的都是自己喜爱的东西,因此每位同学都积极的表现自己的物品,效果很好。最后,我又准备了以物易物、大卖场等小游戏和生活场景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生活用品的使用与美观,并教授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念。
整节课从头到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打破以往的上课模式,学生兴趣浓厚。最后我总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