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教学片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导入: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方和北方地区,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在众多的名川大山中,秦岭最为独特。秦岭南北方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他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秦岭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观察其大致位置、走向并做答。
为什么两大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因为秦岭,天下之“大阻”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对应地形图分析秦岭对冬、夏季风的屏障作用。
.jpg)
(一)对冬季风的阻挡:
由于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由南向北气温降低。而秦岭对于冬季风的阻挡,使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大减小,气温降低的幅度减小。
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以秦岭划河为界,南方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河流不结冰,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北方为温带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二)对夏季风的阻挡:
秦岭对夏季风带来的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
气温和降水是导致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也是导致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填写表格,继续比较南北方地区的其它差异(表格如不够,可以继续填加)。
|
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
河流水量大小 |
|
|
河流汛期长短 |
|
|
耕地形式 |
|
|
主要粮食作物 |
|
|
传统运输方式 |
|
|
|
|
|
|
|
|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