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长江的水文特征教学片段

发表时间:2011-12-20 阅读次数:2169

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而煤炭和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污染环境。那么有哪些能源可以替代吗?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下面两幅地图,你能理解“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的寓意吗?

       

              我国年降水量平均分布图                 长江干流剖面图

    学生通过分析地图,总结出长江的水文特征:

   由于长江流域降水丰富,长江流量大;加上落差大,所以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可以用来发电。

   那么,开发长江水能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归纳整合:

    学生讨论,小组发言,归纳整合。

    1.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成本。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自1993年以来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急剧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而目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

外汇支出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生产成本上升、出口下降等。   

我国水能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人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煤炭资源人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资源人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达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可是现在长江水能的蕴藏量却只利用了3%。如果翻两番,那也只有12%。假如能达到90%,到那时,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情况将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水电运行成本低,大型水电的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50%左右。中国能源供应前景存在隐忧,积极大力开发水电无疑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读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图,观察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情况。找出三峡水利枢纽。

     说说三峡水利枢纽除了发电,还能带来哪些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降低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发生。 

   酸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酸雨的危害主要是使农作物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腐蚀建筑物,污染江河湖泊等等,我国由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所以酸雨也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长江流域工业发达,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高。长江流域内产生了以重庆和南昌为中心的两个污染严重的酸雨区,这两地区酸雨出现的频率高达90%左右,并且其范围仍在扩展。

      大气污染和酸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重庆市为例,1994年出现4次酸性黑雨,造成土地酸化,树木成片死亡,年损失5—6亿元。

水电是天赐的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水电,既不消耗水,又不污染水,还能减少使用火电散发的废气,何乐而不为呢!

   (2)解决我国面临的巨大减排任务。

    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能源资源格局所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一直以煤炭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6.7%69.4%,如果不适当调整能源结构,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作为清洁能源,发展水电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3)与防洪减灾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联系。

    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建造大坝水库,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实现流域水量的时段调节,重新分配天然来水,蓄丰补枯,对提高下游防御对象的防洪标准,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下游断流,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流域综合效益的提高。

   (4)大型水利枢纽还具备改善航道、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课堂小结:

    1.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

    2.开发水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成本。

                               (2)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