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中-新闻页

您目前的位置:教学科研-51>教学研究--51中>正文

探访莱芜锡雕艺术——谈“地方文化与美术”

作者:莱芜市实验中学 许跃发表时间:2011-12-23 阅读次数:3286
锡,白如银,亮如镜,色如珠,薄如蝉翼也。余之为器,必凝华夏文明,必寓赢牟文化,大器天成也。               
                              ——锡雕工艺大师王千钧《爱锡说》
 
美术教材上,荟萃了齐鲁大地上各地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像胶州剪纸、高密年画、潍坊年画、潍坊风筝等等,这些艺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积淀和重重筛选出来的文化精品,能代表一个地区,某个时代的典型的文化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孩子们,尤其是当地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地方特有的艺术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是一种不需要过多言语描述的文化传承。
我们莱芜,也有自己独有的地方文化资源,略举几例。古建筑:春秋的齐长城、茶业口镇的五圣堂、高庄的紫台秋室;古遗址:汶阳遗址、铜山古冶铜遗址、苗山镇的长勺之战遗址;石刻:里辛镇的之玄又玄碑、高庄的苍龙峡石刻、苗山镇的赵氏节孝坊……其实,资源就在我们身边,而需要的是美术老师有一双发现、探究这些资源的眼睛和一颗整合、精炼这些资源并引导孩子去欣赏、去探索的心。
     
            视频:300年手工技艺——锡雕艺术
         前段时间,我与同事小陶老师、杨晓飞老师准备考察莱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锡雕艺术,想着将这门莱芜独有的锡文化艺术能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了解作为莱芜本土的雕塑艺术——锡雕的起源、发展、鼎盛、现状,并且希望去能联系到加工作坊,以后带学生去现场观看锡雕的制作过程,并且能够尝试锡雕的简单制作,不过对于能否得到锡雕工坊的支持有点忐忑。
         我们驱车来到莱芜最负盛名锡雕作坊——鲁王工坊,巨大的门面,写着关于它的历史,始于康熙十四年,1676年创立,足见工坊的历史久远。 进门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屏风,写着鲁王工坊的祖训:“正直做人,忠厚传家,无为而为”,朴素而庄重。
 
         工坊的展厅布置很典雅古朴,红木花梨木家具古色古香,不过这些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四周的晶莹透亮的玻璃柜里边的锡雕才是最吸引我们视线的,我们看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件件精美艺术品,以前只是偶尔从网络里看到图片,还觉得不过尔尔,而现在货真价实的锡雕摆在眼前,看到造型或简约或繁密,工艺玲珑剔透,外观光洁细腻,温润细腻,气韵生动,才知道原来锡雕艺术如此的具有如此的魅力!我们成年人尚且如此,我想当孩子们看到这些美轮美奂的锡雕作品的时候,是怎样的被吸引和被震撼。
 
 
 
  
   
                    现代锡雕作品                                   杨老师的女儿在展柜前开心的笑               买家17000元定制的锡雕作品
           
      我们向管理员问起关于锡雕的历史,管理员指着刚才我们看到那些清代的锡雕,说起了锡文化的渊源,我们拿笔记录下这段关于中国锡文化与莱芜锡雕艺术的历史。一段中国锡文化和莱芜锡雕艺术的历史,在管理员娓娓道来,我们茅塞顿开,连杨老师7岁得小女儿也听的入了迷。如果学生们在这样古色古香的环境里,聆听这些历史,身临其境,他们也一定会被深深陶醉。
附录1.
【锡的特性】
锡是一种银白色泛珠色的金属,是排列在铂金、黄金、银之后的第四种稀有金属;早在公元前36世纪就被用来硬化铜,因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之一,一次被人称为“史前金属”;锡具延展性、富有光泽、无毒、无放射性元素、具净化杀菌作用;纯锡(99.9%)是世界公认的绿色金属,现代的高档食品选择锡纸包装,就是例证。
【锡雕的渊源】
我国最早的有关锡的文字见于《周礼》,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也有关于赤锡的记载;早在商朝中期就已熟练掌握炼锡的技术,开始制作铜锡合金的青铜器;秦汉时期,锡广泛用于祭祀、礼器的制作;唐宋时期,锡制品广泛用于百姓生活必需品,像以前农村的锡锅、锡勺均是古代工艺流传至今;明清时期,是中国锡文化的鼎盛时期,在锡器制作工艺、材料、装饰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突破,锡制品和锡雕艺术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连乾隆爷也在女儿出嫁时,专门派人到莱芜定制了一套满汉全席的锡雕餐具(现藏于孔府)。
【莱芜锡文化】
莱芜现在被称为“绿色钢城”,是因莱芜矿产资源丰富,是古代重要的铜、铁冶炼中心,又是冶锡制锡较早的地区;商末冶铜,春秋炼铁,历代鼓铸不绝;《新唐书》记载,唐代莱芜“铁冶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富产锡”,明清时期莱芜锡作坊众多,鲁王工坊、凤王祥等锡作坊是之间的佼佼者,莱芜是中国锡文化的集大成者;更值得一提的是,在1915年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莱芜的锡雕作品,工艺精湛、诗书画与雕刻艺术融为一体,极富中国文化特色,最后获得博览会金奖,从此莱芜的锡雕艺术声名鹊起,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清代古锡雕作品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在我们聆听锡雕历史的时候,一个身材魁梧,满头银发的中年人从楼上走下来,原来他就是鲁王工坊的的第八代传人王千钧先生,王先生听说我们是来为学生了解锡雕艺术打前哨,对我们说,你们早该让孩子都来看看咱们莱芜的锡雕,让孩子来了解了解自己家乡的乡土艺术……听听锡雕的历史演变,看看锡雕的制作过程……王先生的话让我们真的感动,一个锡雕艺术的传承人,对莱芜的古老锡文化无限热爱,也更让我们迫切的想看看,锡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
        王先生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作坊,这也是我们来此的目的之一。在王先生的工作室,我们看到锡雕技师正在专心致志的制作锡雕,王先生向我们一一介绍了锡雕的工具、主材辅材、制作过程等等的知识,并且现场亲自动手演示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技法,我们才知道锡雕工序颇为繁杂,工艺极为精细,所有环节全靠手工制作,一片仙鹤的羽毛也需要千万刀的雕琢,让我们叹为观止。
附录2.
【锡雕工具】錾子、烙铁、拐砧、锤子、抛光刀、光针、异形剪刀、錾刻刀、台具、夹具等。
【锡雕材料】主材:99.9%纯锡 辅材:铜丝、水晶、玻璃、檀木、玉石、紫砂等。
【锡雕制作】一锻、二焊、三塑、四錾、五雕、六抛,共十几道流程,上百道工序。
 
 
 
 
                              锡雕工作室内,汗流浃背、精心雕琢的技师们

      当我恋恋不舍的离开鲁王工坊回到家,翻看一张张锡雕的照片,再次欣赏那俯仰收放自然、曲直张弛灵动、充满乐感和神韵的作品,带给我一种秩序、安逸、和谐的享受。
      我非常想这个假期快点结束,然后我会带我的学生再来这里,来看看那些作品,看看那些精雕细刻的技师,并且动动手尝试一下,让孩子们体会锡艺术品带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内敛的气质,体验散发着莱芜乡土气息的艺术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这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
        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