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有幸和其他老师一道,去潍坊聆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两天的行程,繁忙而紧凑,前后一共听了四场讲座。其中李镇西老师有两场。一是《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另外一场是《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听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李镇西: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1982年以来曾获得“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人称“南李北魏”(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
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爱,是一种浪漫。让教育充满情趣与浪漫!这是师生双方生命的和谐共振与交相辉映。教师,更应该追求一种物质以外的精神享受。若干年后,我们回忆起我们的教育生活的时候,会怦然心动,热泪盈眶”。听完讲座,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李老师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和学生一起设计、建立他们的未来班级;一起去郊游,去旅游,在大自然中学习;一起上网冲浪,成为学生的网友,从这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中,我看到了学生与老师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是那么近,他们的情感是那么深!在讲座中,李老师讲到了他浪漫的高九五届一班,他和学生们的故事。“周末的狂欢,然后我们骑着自行车沿成都市一环路狂奔,青春的笑声冲向夜空;每一个小组轮流到我家里吃饺子,或火锅,然后我们打扑克;春天,我们走向原野,用双脚丈量美丽的成都平原,我们的谍战游戏“南下风暴”席卷开满油菜花的土地; 我们第一次的韵律操比赛,同学们整齐的手臂将优美的弧线划过在场每一位观众的眼帘,激起一片惊叹;“一二九”歌咏比赛,我指挥着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们“军歌联唱”——《我是一个兵》《在太行山上》《游击队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最后我们毫无悬念更毫无争议夺得第一名;在银厂沟,我们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课堂上,我给大家朗诵中篇小说《凤凰琴》,同学们泪如雨下,倾泻着我们共同的悲伤和善良;高三最后两个月了,可我的语文课并没有做大量的练习,而是让同学们读刚刚出版的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新年前夕,我们在野外点起篝火,数着星星,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毕业前,最后一次去野外,我们在游泳池里疯狂,溅起的水花洗净了蓝天;同学们想起这些,都觉得我们班很温馨很幸福。”李老师的学生这样说到:“进大学后,同学们都诅咒高三,我却特别怀念我的高三!”还有说:“我给人家说我们高中搞了很多活动,人家都不相信。”
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其实,我也是爱学生的。我会为学生生病忧心忡忡,我会为学生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学生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而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一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深深地震憾了我。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这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
李镇西老师在讲座中还介绍了许多在教育实践中好的做法,以及教师素质提升的方法。他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在一个个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全都融会其中,他像一盏明灯,引导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断探索!前行!